【编者按】
“民无信不立”,面对诸如“尾气门”“天价虾”等失信事件,这句话更具现实意义。而厦门作为文明城市,其信用因子正在不断地生根发芽。记者昨日获悉,由市发改委、市委党校课题组牵头的信用立法工作正稳步推进,预计将在今年7月推出《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专家意见稿)》。与此同时,市发改委综改处正积极推动信用监测工作,未来从单独个人到特定群体,从大小企业到政府部门,信用将成为其最好的通行证。
已形成大纲
信用立法7月出成果
厦门作为国内较早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地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始终把信用体系制度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加快推进,重视立法的保驾护航作用,先行先试,直接加快推动了厦门的地方信用立法工作。厦门的信用立法也是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优势的一大体现。
据了解,市发改委于今年1月3日将《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以项目制的方式委托给厦门市委党校课题组,正式启动《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草案)》调研和起草工作,并要求在金砖会晤前完成,时间相当紧迫。目前,课题组已经形成立法大纲,预计6月完成立法前期调研《关于信用立法若干问题的研究报告》,7月完成《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专家意见稿)》。
立法难度不小
管理范畴有争议
市委党校课题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明、信用是厦门的城市亮点,也是信用地方立法的良好基石,厦门的信用立法工作因此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今年厦门还有金砖会晤等大型活动,这是展现厦门信用水平、面貌的良好契机,更是对厦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次检验。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组织开展立法调研、论证等工作,推出具有厦门特色的信用立法法规框架,对于厦门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即便如此,信用立法的难度并不小。记者了解到,社会信用体系涉及方方面面,作为一部地方性法规,究竟要管多大的范围,是有争议的。市委党校课题组相关负责人举了例子:“什么是信用信息与失信信息?哪些信息属于公民个人隐私,哪些信息必须纳入信用征集的范畴?信用信息怎么收?谁有权力收?信用信息怎么用?这些都是信用主体和全社会非常关切的,所以也是我们这部法规需要去面对和回应的。”
目前,信用立法框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信用信息的界定、采集、归集、共享、使用、限制;激励与惩戒的范围与手段;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法律责任;救济措施;信用服务行业规范与发展等。同时,对于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等敏感问题,课题组还将特别组织专业力量做可行性研究以及合法性论证。
针对重点行业领域
开展信用监测工作
除了立法的保驾护航之外,政府部门的扎实工作仍在持续推进。进入2017年,我市还将着力推动信用监测工作的展开。
据悉,今年,我市的信用监测将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展开,通过这项工作全面掌握重点单位或群体的诚信状况,一旦发现信用问题,可及时预警纠正,此举对于完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也很有意义。
目前,信用已经实实在在地走入人们的生活,“支付宝信用贷款”“摩拜单车信用积分制”等都彰显了个人信用的巨大作用。可以预见,用不了多久,越来越多的市民会更珍惜个人的信用,将其作为自己的无形资产,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的受益者,而失信行为将无容身之地。
【数据】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2731家企业因守信尝到甜头——它们共获得了70.66亿元的贷款,其中大部分是守信的小微企业。而失信者受到的惩罚也不小,全市40多家单位去年因为进入了失信黑名单,直接被取消了相关项目的立项资格。
【名词解释】
●两网:政府信用信息共享内网、“信用厦门”外网。
●两库:法人信用信息库和自然人信用信息库,截至2016年底两库已有1.41亿信用信息量。
●两窗口:线下信用查询服务窗口和银行个人征信自助查询终端。
●一张表:信用信息数据标准体系。
●一支撑:信用信息共享协同平台。
●一保障:个人身份认证系统与全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厦门”网站对接,确保信用信息安全。
【相关】
信用监测排名
厦门居全国前列
记者了解到,我市的信用体系建设于2015年初全面启动,全市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两年来成效显著,整个社会已经打下了坚实的信用基础。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排名中,厦门居全国前列,当前正着力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据市发改委综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至今,全市的信用建设一边建平台,一边构建制度体系。在基础平台方面,厦门已经建成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两网、两库、一张表、一支撑、两窗口,一保障”格局。市级平台所有信用数据已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综合实力走在了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体系建设也是快马加鞭。特别是企业信用建设起步较好,在信用工作机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信用数据归集、联合奖惩机制、试点示范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2731家企业因守信尝到甜头——它们共获得了70.66亿元的贷款,其中大部分是守信的小微企业。而失信者受到的惩罚也不小,全市40多家单位去年因为进入了失信黑名单,直接被取消了相关项目的立项资格。
平台与制度建设的“双管齐下”直接提高了厦门的整体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诚信、守信氛围,也进一步提升了厦门的城市魅力。不过,全市的个人信用建设刚刚起步,政府信用建设尚未完全展开,这些领域都是今后信用建设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李春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