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的故事再次上演,但这次缺少了王多鱼这个“主演“。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继承上万亿的财富,你会不会选择拒绝?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确有人拒绝了,而且拒绝的非常干脆。
事情发生在2021年的年底,中植集团的掌门人解直锟突然离世。这是国内的一家超级巨鳄进入公司,比史玉柱巨人集团还要强大无数倍,巅峰时期公司管理过三万多亿的资产。
要知道恒大地产爆雷的时候才是欠了20000亿的规模。
但让人疑惑的是,解直锟走后,他的妻子和女儿都选择了放弃遗产的继承,即便是国内首富马云身价也才4000多亿元,而他们这样的公司相当于有九个马云的财富值。
这是国内无数的超级豪门都无法企及的一个地位,但,他们真的选择了放弃!
反而最后由解直锟的侄子继承了这家万亿级别的企业。这里面要是没有点猫腻可能他们自己都不信。
两年以后,中国市场经济激荡风云终于体现了出来。解直锟的侄子被相关部门带走,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这泼天的富贵一般人真的接不住。
像这样一家波云诡谲的超级的巨鳄的现代性企业,他们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为什么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过却又轰然之间倒塌了?这背后隐藏的到底是积极发展的市场规律,还是那些商场残酷的做局手段?
当然,这一切还得从解直锟说起
中植掌门人
解直锟,原名谢植坤,黑龙江伊春市五营区,是咱们国内最早一批的大学生,是中植集团的创始人兼掌门人。妻子是著名歌星毛阿敏。你可能没有听过解直锟的名字,但他妻子毛阿敏名家喻户晓。
改革开放之前,他是国营厂的工人,1980年,国务院发布《国营工业企业利润流程试行方法》,意思就是说,哪怕是国营厂也可以自己找销路,扩大生产,多余出来的利润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留给企业。
这就跟当时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一样,能充分的去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从吃大锅饭的时代一下变成了靠能力吃饭的时代。
那原来那些积极分子,原来那些一心搞好企业的人却脱颖而出,而解直坤就是属于这群人里面的佼佼者
这个政策颁布以后不久,解直锟就因为能力出众,成为了五营印刷国营厂的厂长,刚上任,他进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原来亏损的国营厂一步一步扭亏为盈。
而且还开了很多的分厂,像是木材厂,服装厂等等。而这些厂的相继成功,让他完成了原始的积累,也为此后的中植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立中植集团
1995年的时候,解直锟抽中机会,以五千万元的资本注册成立了黑龙江中植集团。刚开始的中植集团采用了最保守的打法,做的是印刷业务,公司一直发展的不温不火。
真正迎来转折的是1997年,那一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迅速的席卷了整个大陆,无数的大型公司在那一年轰然倒塌,但是危机的本质就是危险中也藏着机遇,解直锟就是嗅到了这一点,他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
与此同时,当时的房地产大鳄碧桂园和恒大也刚刚被有所苗头,那说的碧桂园刚出了第一支广告,而恒大才刚刚拿下了金碧花园的项目。
企业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名词,他是冒险,激进,善于思考的形容词,很明显,解直坤就是这种人,如果没有这时的决定,就压根没有后来的中植集团。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决定正式通过,这个时候开始代表中国真正的有能力进入到整个世界的外交市场。
从加入世贸组织那一刻起,物不能通南北,货不能尽其用的这个时代就彻底过去了。对于国内无数的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市场已经不单单是中国这么简单。
他们面临的是整个国际市场,所以必须得拥有国际眼光,才能在现代化的企业当中很好的发展或者生存下来。
哈尔滨信托出世
这时候的解直锟随着国企重新发展的这一股东风拿下了,马上要衰落的哈尔滨信托。而这一举动让他开始正式的进入了国内的金融行业。
能够让它在金融行业发展的特别好的,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他的哥哥谢植春,因为他哥哥在同年成为了光大证券的总裁。
2008年解直锟的哈尔滨信托迁址北京,并随后改名为中融信托。
并同时向上市公司经纬纺机释放36%的股权,看起来将近放了很大一部分股权,但实际上这步操作让他披上了国企的外衣。也就是说,这36%的股份花的特别值。
真正能够为他企业带来转机的,让中植集团起飞的是08年的40000亿计划,同年的许家印做房地产行业差点破产。
国家出台了一份《扩大内需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才将许家印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也正是这一份措施,让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再次拔升了一个高度。
这是这个时候政策好公司好经济好三好和一好,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让解直坤的中融信托三年之内产品累计发行规模4550个亿。
短短三年,中融信托跻身于国内信托行业的第一梯队。
这个时候的中植集团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国内的金融巨鳄。当然主要盈利的还是以信托为主,中融信托依然是的掌舵选手。
中融信托变出了变出了大唐,高盛,新湖,恒天四家财富管理公司, 以帮助客户理财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为主,当时有人说这其实就是中植集团向老百姓募捐的一个融资通道,当然这只是民间说法。
巨鳄落幕
发展如此顺利的一家公司,怎么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倒塌呢?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201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收紧让中植集团感到非常的不适,就相当于拿了一个非常狭小的笼子,里面放着一只巨大的野兽,而这只野兽已经没有翻身之地了。
政策出台以后,中融信托就相当于被束缚住了手脚。按照以往的做法,很难再进行复制,而且现有的规模都得到了急剧的缩减。
从2007年到2010年,这三年是中植集团飞速发展的三年,而从2018年到2022年这三年,确认中植集团极速的缩减,据不完全有效统计,这三年集团迅速缩水1500个亿。
一边是新动作被叫停,一边是前端问题的大面积爆雷,就让此时的中植集团祸不单行,可以说,此时的中植已危如累卵。
虽然说解直锟进行了很多自救的手段,但在政策的红线面前,一切的动作都显得那么的无力苍白,他曾经想要把集团现有的钱投向半导体大数据,新能源等等前端性的领域。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反而是在没有资金减缓的情况下,这一举动将集团迅速的拖垮。与此同时,许家印的恒大集团也面临着暴雷的风险。
许家印曾经三次靠着政策的红利把恒大都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次的政策收紧,让这两头巨兽也无力回天。
其实,缩减的苗头并不是从18年才开始的,而是从2016年禁止炒房的时候,这两个行业或者说这两家公司就已经开始等着应对之策,但没有想到的是,等来的是政策的进一步收紧,并没有放松。
难兄难弟
2003年上半年,中植系四大财富公司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违约,同年的11月22日 集团已经负债4600亿,而当时财集团的财富总值加起来不过2000亿而已,这样算下来负债了一倍还多。
这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毛阿敏和闺女纷纷选择不去继承这家巨额的财富公司,估计他们早就知道公司的下场,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在今年的一月份,随着法庭的一纸公告,中植集团正式进入破产时刻。
中植集团在金融界掀起的这股惊涛骇浪,影响了无数的企业,或许市场经济是有规律的,物极必反,水溢则满。享受了时代的红利,必然要承担红利。过去时候带来的负面效应。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故事引用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别举报,可通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