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1月17日电题:论中美共赢关系之贸易潮涌
新华社记者高攀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美国对华出口已直接和间接支持了约18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同时“中国制造”产品帮助广大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可观的生活开支。这是中美贸易关系互利共赢的真实写照。
经贸一直是中美共同利益交集最多的领域之一。通过双边合作、管控分歧,两国都获得了切实利益,实现互利共赢。考虑到未来10年中国中产阶级规模继续扩大和购买力提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预计到2026年,美国对华出口将增至约3690亿美元,到2050年进一步增至约5200亿美元。中国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中美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
30多年来的200多倍——从1979年建交时不足25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5584亿美元,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30多年来增长了200多倍,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双边贸易快速增长清楚表明中美两国可以从对方的发展中受益。
46个州的前五大市场——2015年,美国22%的棉花、26%的波音飞机、56%的大豆销往中国,美国46个州将中国列入该州前五大出口市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但中美贸易逆势而上,年均增速超过7%,进一步证明中美经贸关系的互补性。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雷特说:“一个新现实是,中国不仅是美国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同时这些公司也把越来越多产品投放中国市场。”例如,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超过其在美国的销量,苹果手机不仅在中国组装也在中国销售,中国已成为苹果手机的最大销售市场。
一年可省850美元——与此同时,从家具玩具、纺织服装到皮革制品箱包的“中国制造”也帮助美国降低了物价水平和节省了家庭开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报告估计,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2015年的收入为5.65万美元,对华贸易帮助这样的家庭当年节省开支850美元。
“中国的发展对我们是有益的,因为中国向我们的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又不会影响美国出口商品价格……我们更多的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对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劳伦斯如此说道。
随着中国大众旅游时代蓬勃兴起,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贸易正成为中美贸易关系新的增长点。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赴美旅游达到259万人次,较前一年增长18%。2015年中国游客在美总共消费301亿美元,带动了美国零售、餐馆、酒店、休闲娱乐等一系列产业发展。
不要曲解中美贸易真实情况
然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一些政策顾问却以对华贸易逆差来片面地评价中美贸易关系,认为一国贸易逆差增加意味着这个国家在贸易竞争中失败了。这严重误导和扭曲了美国民众对美中贸易真实情况的理解。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指出,由于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常被忽视,而中国出口产品中又包含许多外国零部件,美方统计往往夸大了对华贸易逆差的实际规模。如果改变现行的原产地贸易统计方式,按照各国产生的附加值计算,对华贸易逆差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从约2%降至约0.8%。
在美国智库凯托学会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伊肯森看来,宏观经济失衡才是美国贸易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但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并不意味着坏事。他说,美国已维持贸易逆差41年,但期间美国实际经济规模增加2倍,制造业实际增加值增加3倍,美国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也几乎翻了一倍。
因此,以“对华贸易逆差巨大”宣称“中国夺走美国就业岗位”的论调不攻自破。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技术进步而非对外贸易是造成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的主要原因。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指出,1990年美国生产900万辆汽车需要26万工人,但技术进步后,到2016年美国生产1200万辆汽车只需要21.4万工人。
但特朗普却威胁对将工厂搬迁到海外的美国企业和来自中国、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试图保住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理查德·鲍德温认为,用提高关税来安抚产业工人是试图用20世纪的思维解决21世纪的全球化问题,提高美国的贸易壁垒会提高美国进口零部件的成本和削弱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也不能为美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因为流向海外的低技能就业岗位已被机器自动化生产所替代。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美两国经贸往来规模不断扩大,利益融合更加深入,双方在经贸合作中出现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中美两国政府在处理多起贸易摩擦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双方应更多使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两国贸易争端。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业已形成。双方应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主旋律,妥善管控两国经贸摩擦,不断扩大两国经贸合作的利益交汇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