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川普推出关税战,连带也引发大家对美债危机的讨论,那美债跟美元是联动的,所以我们最近看到美国的十年债,它的值利率一度飙升到4.5,那美元也从美元指数从105暴跌到98,那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呢?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的当下,又会对我们产生何种影响?
美债殖利率飙升引发的危机
从数据来看,4月4日之后,十年期美债殖利率开启了疯狂的上涨模式。4月4日时,其数值仅为3.8,短短五天后,到了8号,竟一度飙升至4.51。如此迅猛的涨幅,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美国累积的天文数字般的36.5兆美元债务,在殖利率增加0.7的情况下,利息支出就将近增加3000亿美元。这给美国政府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引发了其深深的恐慌,也使得债券市场在四月陷入了高度波动的漩涡之中。
在债券交易的江湖里,许多避险基金热衷于基差交易这种“套利游戏”。它们习惯性地买进现货、卖掉期货,而且往往运用超高倍数的杠杆,从50倍到100倍不等。
当殖利率如火箭般飙升时,这些基金的期货仓位,面临被断头的风险。为了补充资金,维持仓位,他们不得不忍痛抛售现货。4月8日,市场的流动性就像被突然抽干的湖水,急剧下降,出现了大量抛售却无人接盘的尴尬局面,有价无市,一场金融危机的雏形悄然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抛售美债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机构。日本这个美债的第一大外国持有者,在四月初也掀起了一股抛售美债的浪潮,规模高达两百多亿。
究其原因,日本一家资产总额高达2.7兆美元的最大寿险公司,决定调整投资标的,从美债转向日债。这一决策引得众多日本寿险业者纷纷跟风,使得日本大规模抛售美债的行为引发了美国的高度警觉。

在这场危机爆发后,特朗普于4月9日对关税战除中国外的部分给予了90天的暂缓。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债券殖利率并未如预期般下降,依旧在4.3到4.4之间高位徘徊。这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焦虑万分,夜不能寐。
美债危机根源与现状剖析
长期以来,美债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和相对稳定的特性,一直是全球资金的避风港。每天数千亿美元的交易额,使其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支柱。然而,如今美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泥沼。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冲击着全球经济。美债市场也未能幸免,一度陷入危机。为了稳定局势,美国政府从2020年3月到6月,大举进场,疯狂购买了1.6兆的美债,占当时QE总值2.3兆的70%,联准会的购债规模更是一度占据整个美债市场的90%。
这一“无限量QE”的猛药,虽然暂时稳住了债市和股市,但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此后,美国国债规模持续攀升,在八年时间里近乎翻倍,从18兆膨胀到如今的36.5兆。

面对日益严峻的债务问题,联准会在2022年初开始尝试缩表。但由于担心过度抽离资金会对股市造成冲击,影响选举局势,仅仅实施了两年左右,就匆匆停止。
这使得联准会手上依然持有高达6.8兆的美债,而美国国债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逼近危险边缘。据预测,到2029年,这一比重将超过二战时期的最高水平106%,达到107%,并且还呈现出继续攀升的态势。
到2053年,甚至可能高达180%。如此高的债务负担,使得美国政府的信用评级受到严重质疑。美国三大评级公司中的惠誉,就以美债占GDP比重攀升、政府缺乏完整还债计划以及政治不稳定等理由,降低了美国政府的信用评级。
在美债持有者结构方面,海外投资者占比从过去的30%左右下降至目前的24%。其中,中国作为曾经的美债持有大户,持仓规模从一兆三千亿急剧下降至7600亿,近乎腰斩。

而其他国家如英国等,原本持有量有所增加,但在特朗普关税战的影响下,也开始重新审视美债投资。当前,美元指数从105跌至98,且市场普遍认为仍有继续下跌的空间。在美元贬值、美债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下,各国持有美债的意愿大幅降低。
美债危机下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美债危机的持续恶化,对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挑战来看,中国持有一定规模的美债,美债价格下跌和美元贬值,必然会导致中国外汇资产的账面损失。而且,美国若为应对危机再次开启QE,大量印钞放水,会进一步稀释美元价值,输入性通胀风险也将随之增加,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和物价稳定带来不小的压力。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外资流入。在贸易方面,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可能导致美国国内需求下降,进而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在外资方面,全球避险情绪上升,资金可能回流美国本土,减少对中国的投资。

然而,危机之中也蕴含着机遇。一方面,随着美元信用下降,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多元化的货币储备和结算方式,中国积极推动的本币互换协议,正契合了这一趋势。
这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美债危机使得全球资产价格出现波动,中国可以利用这一机会,优化海外资产配置,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优质资产,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美债危机的恶化已然对全球金融秩序产生了巨大冲击,美元霸权的根基也开始动摇。中国需要在这场危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把握机遇。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优化资产配置等一系列措施,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稳健前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丨今日头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