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4月16日电(周夏)“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礼物。”15日,在四川广元千佛崖,迎着嘉陵江浩荡的江风,仰望崖壁上密如蜂房的千年造像龛窟,阿根廷华人头条记者黄春艳不由赞叹,“这些在悬崖峭壁上雕刻而成的佛像,是一种艺术的传奇。”
当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共同组织的“访蜀道、助申遗——行走中国·2017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广元行”新闻采访团走进广元市,一探古蜀道的历史文化魅力,助力蜀道申遗。中国新闻社副社长、《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也莅临广元参加本次活动。
千佛崖是中国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其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西魏、北周、隋代的发展,至唐臻于极盛,五代衰落,清代续有雕凿。开凿历史之久,绵延近1500年,是全国五大石窟之一,被誉为“历代石刻艺术博物馆”。
“历史留下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加拿大红枫林传媒总编辑谷剑云告诉记者,时隔三十多年再次来到千佛崖,她感觉到了一些不同,“过去佛像是可以用手摸的,现在千佛崖的佛洞佛像已经被保护起来了。”
据介绍,为了有效保护千佛崖文物,曾经在崖下穿行的国道108线公路,已改道从景区外围通过,使千佛崖摩崖造像远离了车水马龙的“惊扰”。
对此,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辑蒙令华颇为赞许,“在历史文物的保护方面,广元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蒙令华说,“我觉得需要加强的,是从童蒙时期就开始培养的历史文物保护意识。”
“亭自江心见,泉从佛顶来”,与千佛崖隔江相望的皇泽寺依崖而建,泉水淙淙,亭台楼阁倒映江中。在这座由唐代女皇武则天赐名“皇泽”、寓其“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的寺庙内,保存有中国目前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金妆像。同时,还现存有中国古代北魏晚期至唐代的57个龛窟,1200余尊摩崖石刻造像。
“日本人对武则天是非常了解的。”蒙令华告诉记者,曾有日本女作家花十一年时间写成《武则天》一书,“武则天时代的政治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对日本都产生了悠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变成日本文化的一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在皇泽寺中,海外华文媒体参访团一行还看到了造像精美、保存完整的初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代表作品《大佛窟》。“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业发展间存在的矛盾,是我所担心的地方。”奥地利《欧洲时报》(中东欧版)记者杜小凤认为,文物的保护需要靠政府的支持,除了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做修缮与保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游客文物保护意识的引导。
“应该将历史的遗址以它的原貌延续下去。”在黄春艳看来“过多的改造反而会破坏它原有传统文化的风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