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10月份网上爆出原任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全家拥有20多套房产,被网友戏称为“房叔”以来,“房妹”“房嫂”“房姐”“房媳”甚至于“房祖宗”等“房氏宗亲”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房氏家族”现象之所以能引起轩然大波是有着诸多原因的,也足以引发人们对于该现象背后相关制度的深刻思考,例如户籍管理制度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等。笔者想从法律视角来探析这一现象,就对该现象折射出的法律问题谈一下几点:
一、反腐与保护隐私权要兼顾
“房氏家族”房多多现象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爆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其途径也就是某些“多管闲事”的网友网上吐槽、爆料,直到引起多人转发甚至是媒体的兴趣追踪报道,最后有关部门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插手调查,将“房氏宗亲”纳入正规的法纪调查程序之下。无可厚非,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反腐的强大且门槛不高的平台,网络舆论成为助推反腐逞贪的助力。然而,我们在肯定网络爆料反腐积极意义的同时,是否也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这些被爆出房产的“房氏宗亲”作为普通的公民,他们也享有隐私权,这样一任将其曝光于公众的视野之下,焉知没有侵犯他人隐私权之嫌,更何况,在网民强烈好奇心的驱逐下,可能有“冤假错案”的存在。例如,“房婶”李芸卿,系原广州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属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被爆名下拥有24套房。但是,经广州市纪委调查证实,这些房产已注销8套,实际为16套房,房婶和儿子名下实拥有房产16套资金来源均合法。这场乌龙案的始作俑者为广州市房管局一个编外人员涉嫌违规查询李芸卿房产,后被别有用心的人公布到网上。
何谓隐私权,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是学界普遍认为,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公民名下的房屋是其财产权的范畴,而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无疑。王利明先生则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笔者赞成这种看法,只有在公民的隐私涉及公共利益时才能由有权机关进行查询,而不能肆意任由人刺探、公开,他人房产更应如是。
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网上曝光“房氏家族”继而达到良好的反腐效果,就忽视其隐含的侵犯他人隐私的可能性。两者何以兼顾是值得我们思虑的问题,爆料网友冒着侵犯他人隐私的危险,反映出一些部门反腐行动迟缓,被动,往往迫于舆论压力或者上级指示,才快速介入。提高积极性、主动性、敏感性,才是反腐工作摆脱消极被动滞后的有效途径,也是反腐途径正常化、合法化的有力保障。
二、“户多多”暴露户籍管理混乱,户籍管理制度亟待改革
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历来以严格著称,但是伴随着“房氏宗亲”动则几个户口,在多户口掩盖下性非法勾当,就将该制度置于新一轮拷问之下,其漏洞百出毋庸置疑。每一房氏宗亲户口问题总会有几个相关公职人员被停职,违法办理的户口被注销,然而,笔者认为仅仅是一停了之、一笑了之,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敷衍之举,否则“房XX”就会像割韭菜一般,因此必须追本溯源,正本清源,才能够标本兼治。
(一)户籍管理制度必须改革的必要性
1、从维护社会公平角度来看。房子已经成为挑动当今中国普通大众神经最敏感的名词,一方面是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为一方立足之地而奋斗,另一方面却是这些“房氏家族”动则坐拥数套房产,所谓社会公平,不过粉饰太平。
2、从解决社会矛盾的角度来看。“房XX”连续,“房氏家族”不断增添新成员,足以说明这已经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成为普遍现象。之所以这么多“房XX”被曝光,引起民众的激愤不平,与该现象背后的官员权力寻租行为有很大关系,人们对于官员的仇视心理越来越烈,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隐患,相信这也非公众所乐见。
3、从维护执政根本的角度来看。每件“房XX”事件背后对应的都是官员的滥用权力,户籍管理制度在这些公权力之下,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总是有空可钻,在户籍“掩护”下行非法勾当。一边是普通百姓面对户口问题时的解决乏力,另一边却是这些方姓官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一人所有多个户口,为所欲为。长此以往,“蛀虫”横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必将危及执政之基。
(二)对于“户多多”问题存在的原因
1、户口申请人提供假材料欺骗被申请机关,同时又由于公安机关审核不严。据笔者了解,现在人口信息虽然全国联网,但是只要身份证号码不一样,即使是重名和照片接近,目前的户籍管理系统都不容易识别出来,公安机关人工也更不容易查出来。再加上全国十几亿的人口,异地办理重户的,如果没有事情发生,不专门调查,也不容易发现。
2、申请人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沆瀣一气,权钱交易。这个原因是一人多户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买户口”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有踪迹,俨然已经成为权力寻租的利益链条的一环。管理制度的混乱,使得人为因素更容易获取利益缺口。
(三)“户多多”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是严格户籍申请办理的审核程序,防止申请人弄虚作假,钻空子;二是提高户籍管理的科技含量,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公民的身份信息管理,同时对于提高新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投入。例如,公安机关、医院、银行等机构可以从人一出生就有不间断的采集人的DNA信息、信用信息、户藉信息、房产信息等,并在身份证植入所有信息的蕊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户多多”问题。三是对涉案公职人员严肃处理,给予行政处罚或者刑罚。
三、“房腐”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势在必行
“房氏宗亲”现象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关注,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这些人房产数量惊人,令人咋舌;二是这些房子的主人或多或少都带有“官员”色彩,让人不禁联想,在当前房价趋高的形势下,这些与腐败相关。在“证腐”“卡腐”“号腐”已为人们所知的情况下,“房腐”作为新的涉嫌贪腐形式出现,这也使大众对于被称为“反腐利剑”“阳光法案”的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呼声更盛。
在广州、江苏、浙江等地已经作为试点,给公众带来了希望,但是该制度想要遍地开花之日还是遥遥无期,但是却势在必行。虽然财产公开对于反腐来说效果可能并不会立竿见影,并非“万灵丹”,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的支持。正如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倪星所言“官员拥有多个户口甚至多个国籍、多处房产及投资,主要是纪检监察、公安、房管、银行等部门未形成统一的核查系统,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官员的核心数据信息是碎片化的。”
这其中存在的矛盾就是,占据官员核心数据信息的部门并不承担反腐职能,而承担反腐职能的纪检、检察机关却不占有信息。数据孤岛现象对于检察机关查办惩治职务犯罪是不利的,为了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建议占有数据的银行、房管、纪检、检察等部门形成统一核查系统,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当然,要做好保密工作。此外,应该从立法层面推动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的实行,为官员“晒家产”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财产公开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户籍管理制度混乱依旧,财产公开难免成为流于形式的政治秀。因为,“户多多”官员隐瞒财产轻而易举。只有将“房氏家族”关进制度“笼子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安徽省凤阳县检察院检察长 张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