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语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更离不开和谐智慧的语言。把话说“好”,是工商干部与人沟通交际的一项基本功,不可小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因说不好话引发的矛盾时常发生,有的还上升为被有关部门问责和本部门追责的“事件”,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因此,对每一个工商干部来说,重视说话问题的研究,把话说“好”,亟待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把话说“好”,我认为起码应做到以下几点:
审视对象,区别待之,“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里所说的审视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是见风使舵,更不是阿谀奉承,一味地迎合,而是真实地了解对方,感知对方,体谅对方,站在对方角度为对方着想,这样无论是监管执法,还是平时服务,我们都会心里装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对象的口无遮拦,是很难把话说“好”的。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在工作中之所以说不好话,除了语言使用把握的功夫不到家外,其首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被说话的对象,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不管对方能否听懂,更不管对方能否接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达不到说的效果,有的还使矛盾激化和升级,演变成争吵和上访。因此要把话说好,首先要研究被说、被沟通的对象,搞清楚对方是什么人,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多大年龄等等,对长者说话要谦恭沉稳,对领导说话要体现尊敬,对农民说话要通俗易懂,对企业家说话要讲清道理,对所有人说话都要体现尊重,彬彬有礼,让人感到你可亲可近。其次要分清场合,窗口解答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汇报工作要条理清晰,有事实,有观点;协调矛盾,要心平气和,换位思考。千万不能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信口开河,或高谈阔论,或侃侃而谈,不着边际,这样做难免会使人产生逆反和厌烦情绪,听不进或不愿听你的讲话。
态度平等,说话和蔼,在说话中体现真诚。要把话说“好”,关键在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决定着你说话让对方接受的程度。为什么一句话能把人说笑起来,一句话又能把人说跳起来,其关键就是说话的态度在起作用。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有几种说话方式最令人反感:一是居高临下,以管理者自居。说话者声高八度,俨然是一付“我说你必须听”的架势,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与对方的对立面上;二是板着面腔,动辄训人。开口闭口你不懂,你违反了什么,你应该、必须怎么样做,对方稍加提问或质疑,就耍态度,说什么“跟你说了多少遍,你也听不懂”、“教你这样做,你必须这样做”,加之指手划脚的肢体语言,使听话方很不舒服,有的执法者还扬扬得意说自己这是要在气势上压住对手,殊不知,这已无形之间使说话双方产生了隔阂和距离;三是语言刻薄,挖苦对方。有的同志看不起被说话的对象,不仅声音大,而且用语刻薄,人家那里伤心就往人家哪里说,有的甚至使用有损对方人格形象的语言来挖苦和刺激对方,结果不仅激怒了对方,发生争执,而且造成上访不断。其实,说话有理不在声高,更不在颐指气使。平等谦和的态度,和蔼可亲的说法,更能打动人,折服人。要做到平等待人,我认为,重要的在于态度要诚恳,要学会倾听,不要匆忙表态。要耐心、细致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和诉求,即使对方态度不冷静或无理争三分,也要让他把话说完,让他感到你的真诚。所以我们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最重要。说话交流中,“你敬人一尺,人家敬你一丈”、“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就在于此。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学会尊重人和平等待人,是我们工商人把话说好的前提和基础,这也不仅仅是态度问题,更是优化服务,提高工商干部素质的迫切需要。
讲究艺术,抓住关键,把话说在“点子”上。能否把话说“好”,不在乎长篇大论,也不在于用了多少华丽的词藻和现代的流行语言,而在于情真意切,一语中的,表达清楚,在于要把话说在“点子”上。联系工商工作的实践,要把话说在“点子”上,必须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一是要依法说话,工商工作从职能来说,我们每做出的一项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法规为依据,因此说话必须依法,而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作出承诺和答复;二是要依理说话,工商工作涉及的市场主体众多,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加之其需求各异,因此在服务与执法的过程中必须言之有理,切忌信口开河。没有道理的事不做,同样没有道理的话也不能说;三是依照事实说话,这一条极为重要,特别在执法监管的过程中,与当事人谈话,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言之有据,以事实来说服当事人,不能凭想当然跟当事人“侃大山”,更不能编造事实来诱供当事人。原则在手,心中不慌。在把握好这样几条原则的基础上,讲究说话方法和讲话艺术十分重要。这里有几种情况应特别注意:其一,说话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绝”。特别要防止在首次说话中把话说死,作出肯定或否定等不容更改的决定。说绝说死结果是如果一旦事实变化、领导干预、政策调整,我们就显得大为被动。其二,注意“坏话”好说,让被说者容易接受。行政处罚对于大多数当事人来说肯定是不高兴的,但是我们如果注意态度的把握,说话的口气,事实的证据和法规的阐述,把严肃的话题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中把事情说好,让对方在心理上、在事实和法规面前感到心服口服,比简单地下一张处罚通知书显得更具水平和智慧。其三,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让对方感到应有的尊重。把话说好,不仅是一个说话的问题,也是一个做思想工作的过程,既要讲大道理,也要讲小道理,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是把话说“好”的正确方法。要会问、问好、会倾听,作调查或作笔录之前最好能打一下腹稿,有的放矢,直奔主题,少绕圈子,说话中尤其要防止急躁和厌烦情绪,要把道理讲明、事实讲清、路径讲准,给对方一个尊重,还对方一个明白,使对方真切地感到你说的在情、在理、在法。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我们的职业,无愧于我们的时代。当然要把话说“好”,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语言艺术更是学无止境,它要求我们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前辈学,向社会学,向群众学,向书本学,日积月累,必有收获。为了把工作做好,请注意把话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