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规模不断升级
隐蔽化作案,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跨境跨国犯罪——这是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的一个发展趋势。从近年来电信诈骗的大案要案中可见,每挖出一个案子,就动辄牵连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动辄跨国跨境,涉案资金上千万的也不鲜见。
以今年为例,1月,重庆渝中等地警方侦破特大跨国跨两岸电信诈骗案,涉嫌制造了700多起案件,总案值8000多万元,受害人涉及国内30个省区市;今年8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特大跨国系列电信诈骗案,56名被告人共实施诈骗360多起,诈骗金额1556万多元。
电信诈骗的花样也不断翻新。办案人员表示,过去不法分子经常冒充公、检、法部门和电信、银行等单位工作人员,现在则逐步出现了冒充社保、医保、电力、有线电视公司工作人员;诈骗的理由从手机短信中奖、提供六合彩特码、银行卡异地消费、社保卡异常、电话或有线电视欠费等多种多样。
“我遭到电信诈骗,本打算投资做‘石化生意’,结果花十万元钱买来一堆破渔网。”前不久,重庆九龙坡警方侦破一起以出售石化产品为名的电信诈骗案,不法分子可以生产国防、石油勘探、精细化工等高科技产品,要西南地区找代理商。重庆一家装修公司的水电工陈师傅上当受骗,投入了十万元,向其购买一种所谓高级石化产品“聚晶格”,结果发现是一堆破渔网。
诈骗手段花样翻新
“一不小心,电信诈骗也升级到‘3.0版’了!”这是一些办案人员的感叹。近日,重庆市破获了一批利用微信LBS社交定位功能实施诈骗、抢夺等犯罪的案件,不少智能手机用户成为受害者。
例如重庆巫山县犯罪嫌疑人张裕珍,通过微信、QQ空间等认识了一个开工厂的企业主陈某,遂借用他人的头像和陈某进行联络,多次骗取陈某的钱财3.46万元。今年5月以来,仅在重庆市检察二分院辖区奉节县、巫山县院以涉及诈骗、抢夺等罪名起诉利用微信实施犯罪案件3件5人,5名犯罪嫌疑人均为无业人员,其中有两名嫌疑人在案发时才17岁。
随着网络电话、智能手机等的普及,电信诈骗的手段花样翻新。“受害者一旦上当受骗,其所给不法分子汇去的资金在极短时间内就会被迅速转移。”曾参与办理过特大电信诈骗案的重庆渝中区民警张忠路说。2012年6月,重庆渝中区雷女士遭遇电信诈骗,向骗子的账号汇去了110万元。警方在办案中发现,仅在30分钟内,这笔钱就被分解成多笔,在台湾地区的ATM机上被取走了。
新的技术手段使人更加防不胜防。例如使用网络电话进行诈骗,使用VOIP电话制造虚拟的网络电话号码,对受害人进行群呼。受害人在接听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出虚拟的号码,看上去和政法机关、政府部门的公开电话、便民热线完全一样,骗子们的电话号码可能和法院或社保局的便民热线完全一样,不少人因此上当受骗。
根治电信犯罪亟待形成社会合力
电信诈骗的手段不断升级,往往导致办案难、取证难。重庆渝中区公安分局局长汪绍敏说,电信诈骗往往是跨国犯罪,分工严密,有专门的网络公司负责通讯,电话公司负责指挥转账汇款,财务公司负责转取赃款,形成严密的体系,留下的作案线索很少;诈骗得手后则利用网银等手段快速取现,难以打击查处和追回赃款。
“案件证据体系脆弱,电子证据制度未臻完善,也是对这类违法犯罪打击难的原因。”重庆检察院二分院公诉二处副处长唐国政表示,新刑诉法未对电子证据的收集、保全等作具体的程序设计。如果利用微信犯罪,一旦证据被销毁后,如何恢复和固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除此之外,社会监管未形成合力,也让电信诈骗有机可乘。重庆检察院二分院检察官张景涛说,一些软件提供商保存的用户信息不完善,或根本就是虚假信息;一些用户信息未进入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都导致打击犯罪时行业、政府以及司法机关之间信息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