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建房,究竟啥模样
―― 探访京内某安置住房统建试点项目工地
王添翼 本报特约记者 赵 杰
文明围挡井然有序,安全标牌庄重醒目,作业区域整洁规范,施工机械紧张运转……1月初,记者来到京南某安置住房统建项目工地,只见一派繁忙有序的施工景象。
“这是全军第一个安置住房统建试点项目,旨在探索统建新路、打造样板工程,把探索到的经验做法上升为规章、标准、制度,为全军统建项目提供示范引领。”记者来到项目部办公室,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占地350亩,分南、中、北三个区域,规划总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现在南区部分楼座已建至9到15层。
寒冬不歇工,这是工地建设者们的共同心声,而军地各方也强化了对冬季施工质量的严格监管。当天,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项目所在区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同志,也冒着严寒赶赴现场办公,解决建设中的难题。
“我们建立了高效的内部协调联动机制,打造军地互联互信的交流平台,着力解决部队过去在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难题,比如,在土地征用、规划设计、市政配套、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用房等方面,市里都和军队充分沟通、密切配合,完善各类设施,提升居住品位,协力打造和谐宜居的军官安置小区,助推城市化改造进程,实现军地双赢。”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同志介绍说,市政府由1名领导牵头,成立了10多个委办局领导参加的征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队需求,加强配套支持。
记者了解到,统建打破了过去各单位封闭式自建自管的弊端,不但实现了军内统一规划,而且与地方城市发展规划有效对接融合,使统建项目更好地融入周边市政配套建设,部队甩掉了保障负担,官兵也享受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每个建筑工人到了工地,都必须从感应门刷卡进入,大门口还设立着电子显示屏,安全警示、管理制度一应俱全,可燃气体、PM2.5指标等一目了然……试点领导小组严把招标投标、施工组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等各个关口,严格落实全要素全过程质量管控,全力打造让官兵放心的“暖心工程”。
冬已深,寒渐浓,但军队安置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已迈出坚实步伐,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对全军官兵的浓浓暖意正从这里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