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为证材、证杭、证粉所创建。明万历末年,禅师济川云游至此-。崇祯十三年(1640),庵院已有僧人73人,大藏经柜有4,收藏经书数百卷,道场所用大桌铜磬等物一应俱全。知县薛国柱为其庵亲撰碑文。清顺治年间,庵内为证粉主持。据载,庵属山林地亩遍布西冶川。清代中期始败落。
卧云庵依龙堂崖修建,岩下庵墙俱用雕凿整齐之长石叠砌,高达10余米,气势宏伟。庵院分前后两院,前院房屋已成瓦砾,面积约400余平方米;后院长70余米,最宽处约30米,面积约为2 000平方米。二门西侧建有东厢房4间。依南石岩建有砖拱窑洞6眼。而后即为天然岩洞“龙堂窟”,洞口高4米,内高10米,宽30米,深20余米。洞正中遗存5尊木雕座像,大者2尊,高1米余;小者3尊,高0.8米。彩绘剥落,面目不清。院西有松林,在乔灌木中有墓塔3座:一为明万历十三年(1585)介休施主所立,其余两座墓塔倾圮,记载已失。前墓砖砌,并排安置棺木3副,似为创始人之墓。
据崇祯十三年碑载:庵明季四代:始于证材、证杭、证□3人;徒子玄陆1人;徒孙宗晖、宗台、宗明、宗映、宗曜、宗照、宗璧、宗映、宗晾、宗寿10人;重孙广成、广印、广智3人。清代康熙五年,庵内只留证□一支,其侄玄文1人,孙宗照、宗晾、宗澄、宗启4人,重孙广喜、广元、广玉、广义、广秀、广明、广胤7人,曾孙兴福、兴旺、兴社、兴胜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