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5月份以来,湖南长沙市交警部门以去函、致电等方式,对全市交通违法超过20次的车辆发出处理通知,截至7月中旬,湖南省直部门中仍有10辆车,长沙市直部门机关单位有122辆车没有前往交警部门接受处理,也未给出具体说明。对此,长沙市决定将部分违章“最牛公车”予以曝光。
以曝光方式治理违章不接受处理的公车,看起来力度很大。但按理说,车辆违章要接受处理,本是法规要求。驾驶人不按时接受处理,有关部门只要依法办事,必要时扣留车辆、或驾照年审不予通过即可,何苦要以曝光的方式,寻求舆论监督“帮忙”?
新闻中提到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邵阳市纪委书记的公车也被发现违章,交警部门一支队长说,“曝光之前我心里没底,后来纪委书记打电话给我,支持我曝光他的车。”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纪委书记的“来电提醒”,这辆“最牛公车”会不会被曝光?或者,如果更高级别官员的公车违章,交警部门治理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就更“没底”?交警部门对权力的忌惮,由此可见一斑。
那些驾车违章之后,还“牛”到拒不接受处理的,就是算准了交警部门不能拿他们怎么办。如记者了解,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公车违章后,会用各种关系找交警部门说情或施压。现在交警被“逼”到只能使用曝光的手段,或许也就是想借助公开,断了有些部门去“说情、施压”的念头。但光靠交警部门“选择性曝光”,只能治标,倒逼公车和背后权力“依法驾驶”,方能治本。
比如,被曝光的邵阳纪委书记的公车,据说是司机在休息日驾车外出,违章停车被抄牌。如果此说为真,就涉嫌公车私用,除违章处罚之外,有关部门不应该调查处理?事实上,每一个被曝光的公车违章背后,可能都不止是交通“违章”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顺藤摸瓜,好好查查“违章车”是谁开的、谁该担责,千万不能只是拿公款去交完罚款了事。
借整治公车违章之际,严查一切公车私用,理顺公车的管理机制,乃至大幅削减公车,才能从根子上杜绝“最牛违章公车”。(新京报评论员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