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单位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复旦大学
项目负责人
侯红伟
四角坪遗址位于甘肃省礼县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四格子山顶部,海拔1867米。遗址外围依山势建有夯土围墙,墙内主体遗存由多座夯土建筑基址组成,现存总面积约28000平方米。
遗址位置
遗址环境示意
2012年礼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野外调查时发现四角坪遗址。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勘探。2020年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历经四年,已围绕中心建筑发掘约4000平方米,基本廓清了第一庭院的建筑布局,对该遗址建筑形制和结构有了明确认识。
历年发掘区域
遗址平面图
中心夯土台为边长27.8米的方形建筑基址,四边各夯筑两组台阶,上置空心踏步砖,侧面贴附素面包砖。台基外缘有宽约1米的鹅卵石散水,围绕整个中心土台。土台四周现存34个截面为近方形的柱洞紧靠台缘,底部均垫有柱础石,台阶两侧柱洞尺寸较其他柱洞尺寸略小。
中心夯土台基
中心夯土台台阶
中心夯土台柱洞
土台中心建造边长约6.5米的方形半地穴式空间,其四角各有一个柱坑,包含两个方形柱洞,四壁中点处各有一个柱洞。空间地面铺设素面地砖,横纵各20排,砖缝采用高超的填缝技术,形成密封地面。处于对角线处的地砖被斜向切割,使得地砖铺设略向中心倾斜。空间四壁有垂直钉入夯土壁上的铁钉,为固定壁砖之用,残存壁砖边缘亦见填缝材料。半地穴空间地面各处叠压多件檐头筒瓦,证明空间上方露天,有屋檐,应为建筑中心天井。地面中心偏东南位置被晚期坑破坏,坑北壁暴露陶水管道口,已残。经解剖证实,该陶水管道向北穿过夯土高台,将落水排出散水之外。
半地穴空间
排水设施
中心夯土台四边对应长方形附属建筑,四角分布曲尺形附属建筑,对应位置的附属建筑结构相同。各附属建筑外缘有宽约0.7米的鹅卵石散水,散水周围铺设回纹地砖,台基边缘有方形柱洞。曲尺形建筑六边各有一级空心砖踏步,台基上有若干规律分布的扁平状青石,推测应为室内立柱的础石。附属建筑区域以夯土墙分隔出多个院落,与附属建筑一同将中心土台围合。各夯土建筑台基周边散落瓦砾堆积。
长方形附属建筑(南一建筑)
曲尺形附属建筑(西南曲尺建筑)
散水及铺地砖
曲尺形建筑空心砖踏步
四角坪遗址以建筑遗存为主,出土大量建筑构件,有瓦当、板瓦、筒瓦、空心砖、地砖等。瓦当纹样均为双界格线四分当云纹,部分板瓦带有戳记,空心砖作为台阶用材置于中心土台及曲尺形建筑周边,回纹地砖用于散水周围包边,素面砖用于半地穴空间铺地、墙壁贴面及台阶包边等位置。另外,对该遗址炭屑、土样进行检测,确定该遗址建造时多为就地取材。
出土遗物
四角坪遗址出土遗物规格、纹样统一,体现出该座建筑建造时具有成体系、成规模的构件制作规范;同时也可以看出建筑构件遗存所处时代一致,发掘中也未见明显的后期使用或修缮痕迹,可推测四角坪建筑沿用时间短暂、性质单纯。根据出土建筑材料的特征和制作工艺,结合大的历史背景判断,四角坪遗址应该是秦统一后即秦帝国时期的遗存。
根据建筑遗址现场遗留的平面信息,经测算推论出当时建筑营造时所使用的营造尺可能为23.2厘米,符合文物“商鞅方升”所显示的秦代尺度。结合营造尺看该建筑群的格局:中心夯土台为边长约合秦尺120尺(即12丈)的平面方形建筑,四边台阶宽约10尺,台阶所在的入口开间均为20尺;半地穴空间边长约合秦尺28尺;各附属建筑尺寸均合秦尺整尺——可见四角坪建筑群经过了严谨规划,形成如今所见的中心对称格局。
建筑推测复原图
四角坪遗址建筑群整体主次分明,规划严整,结合所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推测四角坪遗址是一处有着特殊形制和功能,与祭祀相关的礼制性建筑群。《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礼县作为秦人的发祥之地亦在巡视范围之内。四角坪大型礼制建筑群很可能与始皇帝西巡所准备的祭祀场所有关。
四角坪遗址是首次发现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是继宗庙建筑、畤祭建筑之外的又一种秦祭祀建筑形式,该建筑格局深刻影响了汉代德阳庙、王莽九庙甚至后来天坛、地坛的建筑风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极强的礼仪性。四角坪遗址是国家祭祀变革与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的物化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
发掘工作照
来源丨甘肃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