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分站:
东南站
|
浙江站
|
湖南站
|
山西站
|
广东站
|
USA
|
东南亚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时政要闻
环球国际
传媒之声
社会百态
产经观察
企业之家
一带一路
科普中国
祖国各地
海外华媒
侨界动态
海峡两岸
政法舆情
图 片
以案说法
健康生活
游行天下
舌尖美食
中华茶叶
茶乡之旅
武术情缘
中华武术
水墨丹青
华夏书法
艺术访谈
Noticia
互联网+
音 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祖国各地
>>
查看详情
祖国各地
跨越海峡的寻根路——台湾学者来闽探访朱三太子与金幢佛堂遗迹
来源:
捷迅网
日期:
2025-08-22 22:23:21
点击:
8726
属于:
祖国各地
跨越海峡的寻根路——台湾学者来闽探访朱三太子与金幢佛堂遗迹
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过三江口的古厝树德祠飞檐。2025年8月22日来自台北师大博士后导师黄长福等几位台湾学者的脚步,轻轻落在福建这片陌生又熟悉的土地上——他们此行的目的地,藏着两段被海峡隔开的往事:朱三太子的传说,与金幢佛堂的梵影。
“这里的南岭古道,和台北老宅墙角的纹路竟有些像。”一位白发教授蹲下身,指尖拂过一块刻着模糊莲花纹的五枚庵石柱。相传明末,朱三太子曾在古少林院后山即老鹰尖山脚下避居,前院侍卫的少林院被火烧后,惊动了少林院后院的莆田大洋南岭伽蓝庙(今称武圣庙)、太子庙、太子垅、太子湾等地南下流徙明朝朱氏后裔等,而抗清名将护卫朱三太子、朱红梅郡主的卢若腾将军,途经大洋琼峰岭下太子桥、将军坪遗址的足迹,更在南岭五枚庵、坨利火烧庵、崇兴兜率九座寺、可山将军庙等周边古刹留下印记。来闽的台湾学者们翻看着地方志,泛黄的纸页上,“保明抗清”的字迹与台湾文献中记载的卢若腾诗作渐渐重合,仿佛跨越三百年的对话,在这一刻有了回响。
当台湾学者来到莆田蔡坨树德堂时,其金幢佛堂的木门吱呀开启,香火的味道漫出来。佛堂梁上的彩绘虽已斑驳,却仍能辨认出跨海而来的纹饰风格。“你看这尊观音菩萨像及老母神像的衣褶,和台北树德堂的太像了!台北师大博导黄长福教授如愿地在蔡坨树德堂旁立碑石找到台北树德堂是该堂第四代黄德洲从这里跟随清初卢若腾将军一同去台湾等史载。一位年轻学者举起相机,镜头里,佛堂的晨光照亮了两岸共通的信仰符号。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盛夏的阳光已是近于'刻毒”的中午时分",在莆田荔浦清源堂堂主陈贤文引领下,来闽台湾学者怀着炽热的心,先后深入莆田埭里树德堂、上梧树德祠、洪二故居林墩树德堂、沙坂根本堂、沟边香本堂、月空寺聚兰亭等金幢佛堂进行采风调研,无不对金幢梵影、洪门昆仲拜关公等遗风遗址而赞叹不已!特别驻足在沟边香本堂、龙头宫、月空寺聚兰亭时,惊喜获悉:清初当地村民及护送朱三太子、朱红梅郡主等侍卫人员,是用九鲤灯舞从龙头宫旁水道捧着该龙头宫中的妈祖神像,乘船从东甲三江口出海码头直奔台湾岛屿隐居,其他明末残余部队也沿着广东、广西海路败逃,从而揭开朱三太子、朱红梅郡主(俗称:五枚师太)等明朝皇裔南下流徙的真实面纱!
寻根的路不长,却像走过了一段被时光折叠的旅程。当台湾学者捧着抄录的碑文与佛堂居士道别时,夕阳正将海峡两岸的轮廓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有些根脉,从未因海水阻隔而断裂,只待一双双寻觅的眼睛,重新读懂那些刻在砖瓦与经卷里的共同记忆。(福建莆田黄建阳)
上一:
“港独”分子何韵诗,曾呼吁将中国除名遭封杀,如今下场大快人心
下一:
金幢梵影:五枚文化探微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条款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