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待遇化”让职务消费成了个“筐”】
住酒店要五星级,坐飞机要头等舱……当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当家却不怕柴米贵”,职务开支花钱如流水。记者日前在北京、河北、江苏、安徽等地调研发现,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出现挥金如土现象,职务消费演变成“不落腰包的腐败”,不当职务消费像一个“黑洞”吞噬着国家财富,有的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达百万元(8月13日《沈阳晚报》)。
差旅产生的交通、食宿开支,是为了公务履职,这笔费用自然应被计入职务消费。然而,一旦职务消费成了一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结果一定糟糕。现实中,当“住酒店要五星级”、“坐飞机要头等舱”均被冠以“职务消费”的名头,甚至动辄一位基层领导每年的职务消费,便可达百万元之巨时,职务消费彻底沦为“不落腰包的腐败”。
“职务消费”,顾名思义,当然仅止于履职之需的费用。既然如此,即便不去事无巨细地列出细则,职务消费的范畴与边界也不难基于常识得出。那么,何以现实中的职务消费,却可以无所不包呢?更为可笑的是,此前甚至曾有部委发文,严禁职务消费被用于高档娱乐活动,以及个人住宅和装修。这里面的滑稽之处在于,明明与履职毫无关系,竟然还要专门发文禁止,职务消费中的乱象,由此可见一斑,而如此后知后觉的堵漏法,恐怕永远也赶不上“职务消费”创新的步伐。
之所以“职务消费”可以如此兼容并包,来者不拒,职务消费缺乏应有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是根本原因。现实中,各级地方政府的职务消费,往往只需领导签字即可,财务部门通常只有照单全收的份,而不能对领导的消费提出异议。即便有后续的审计,也终究是挂一漏万。监督与约束机制的缺乏,自然壮了职务乱消费的胆。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职务消费的“待遇化”,更是成了公开的秘密。既然每年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职务消费额度,自然是“不用白不用”,职务消费完全脱离职务之需,彻底成为官员的个人消费、家庭消费,也就并不意外。当各种五花八门的私人消费,只需大笔一挥,便纷纷可以从职务消费中报账,“不落腰包的腐败”,还真是既安全隐蔽又潇洒自如。
当职务消费完全成了官员自说自话,注定其难受制约。尤其当职务消费有了“待遇化”的趋势,沦为一个啥都可以往里装的“筐”,失控更在所难免。遏制职务消费乱象,当务之急是“透明化”和“去待遇化”。(吴江/正义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