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指出,这是利益使然——只有大拆大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的确,老城区基本都位于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政府和开发商眼中的“黄金地块”。在这样的地块搞改造和开发,如果不拆光,那就是“浪费”。
有人认为,这是私有产权保护不力——政府太过强势,哪怕你住的是名人故居、百年老宅,只要政府一声令下,说拆就拆了。在政府和开发商的强大攻势面前,个人和家庭势单力薄,无从博弈。
有人强调,这是缺少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在主政者看来,高楼林立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GDP,历史、文化又不能当饭吃,平时说起来重要,干起来就不重要了。
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也不能忽视大拆大建背后的思维模式。大拆大建本质上也是一种“懒政思维”。与创造性开发相比,在城市建设中拆光重建是最省力、最快捷的建设方式,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简洁明快、立竿见影。而创造性开发费时费力,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现实和民意,等规划、设计、建设好了,领导的任期也快到了。既然如此,谁又愿意舍易求难呢?
这种“懒政思维”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惯性。若干年前,北方某城市热衷于兴建大广场,于是“广场热”席卷全国。但不少广场大而无当,缺乏树木等遮阴,夏季太阳一照升温极快,人行其上如烤烙饼;冬季寒风一吹,人踪皆无。有一段时间各地流行给大楼加上传统的重檐,几十米高的西式大楼顶着累赘的“帽子”,丑陋不堪。本来,以我国丰富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各地各城市理应各具特色,可现实是今天的中国除了饮食上各地依然特色鲜明之外,就城市外观而论,各地城市不论大小几乎一模一样。大拆大建的“懒政思维”使许多独具特色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街区、文物古迹要么在旧城改造中灰飞烟灭,要么在改建中面目全非变成假古董。这种从众、随大溜的“懒政思维”是造成“千城一面”特色危机的主因之一。
说实话,拆掉一片旧城,建起座座新楼,只要有钱,谁都能干。但把城市建设与历史文脉保护有机结合,就不是单单有钱就能办到的了。这需要城市领导者下一番调查研究的功夫,真正摸清本地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对其历史与文化价值有明确认知,在改造之前广泛征求专家特别是当地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努力将城市升级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显然,这样做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非勤勉者所难为。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大拆大建的“懒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