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上热议的“局长粗口”事件,山西长治市平顺县委、县政府日前回应称,已对视频中说粗话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批评和诫勉谈话,平顺县委书记也主动向上级作出了深刻检查。
“饭可以多吃,话不可乱说”,当事干部对这句民谚一定有了切肤体会。后悔之余,或许还会有一点委屈:网传的视频是拼接的,有些内容是两年前的;人家县干部之间“有时候就这么说话”,爆爆粗口很“亲切”。也有一些基层干部不以为然,认为舆论太矫情,碰上了属于“倒霉”。
“粗口”,怕是给基层干部提供了一个反思样本:那些习以为常的言行做派,在手机拍照、网络传播极为便利的当下,如何安身?怎样的言行,才经得起偶然被曝光所引爆的聚焦?
在开放时代,那种“公开一套、背后一套”,“桌面上一套、桌底下一套”的做派,显然很难行得通了。说粗话、骂骂娘,倒也不算多大的过失,颇有一些基层干部,把粗话当个性,是有魄力、有亲和力、有血有肉的体现,甚至有的下级被领导骂娘了,还乐不可支,因为这说明“领导没拿自己当外人”。然而,这些很“亲切”的粗话,一旦被放到网上反复播放,其荒唐与可笑昭然若揭,恐怕连爱爆粗口的干部也才会知道自己有多“失态”。这是非常现实的舆论场,干部言行举止随时要做好被“公开聚焦”的准备。就像前段时间某地干部视察水灾,让六旬村支书背进灾民家,这在当事人那里可能真的挺正常,既算不上“脑子进水”也算不上“欺压乡邻”,但从文明性上是说不过去的。
言行举止,皆由心生,伪装不来,表演不来。装?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躲?躲得了这回,躲不了下回。捂?捂得了一人,捂不了十人百人。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有侥幸心理,唯有汇入文明浪潮、回到文明行政的原点,做一个责任官、坦荡官、文明官,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经得起偶然的“聚焦”:只是要戒掉私欲贪念,多一点公心,多一点厚道;只是要仪礼得体,不把粗鲁当魄力,不把百姓当蝼蚁;只是要在言行举止上,更符合大家对于文明公民的心理预期,更符合有关文明政府的精神内涵……这也是信息开放时代,对基层干部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当下,检讨干部的言行举止,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身在组织、面对群众,我们不要假大空套的“太极手”,不要三缄其口的“泥菩萨”,也不要粗俗颟顸的“野蛮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环境变了,“对策”也得变——坦诚、坦荡,安住一颗执政为民的心,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对策”;而只有真正敬畏民意、公心第一,一言一行才不怕被曝光、不惧被上网、不畏被考验。(毕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