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出台了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干兴邦的坚强意志和对广大人民的郑重承诺,为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了坚定而务实的方向指引。我们基层检察院作为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尖刀、利器,身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神圣使命前沿阵地和一线平台,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一方向指引,努力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我想通过以下讲解来表达我所要说明的问题,因为理解、学识和驾驭文字能力有限,所选事例未必就恰如其分,但求抛砖引玉吧!
一、要整改作风建设中的“疑难点”思想认识问题
作风问题说到底还是思想认识问题,在于大家对工作和生活的一种基本态度。目前,在我们的队伍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学习懈怠、得过且过、脱离群众、墨守陈规、自由主义、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等诸多作风问题,这无不表明我们大家在认识上和觉悟上还没有真正达到与群众期盼和组织要求合心合拍的高度。要整改作风建设中的“疑难点”,关键是要把认识搞统一,把态度搞端正。
曾经有朋友推荐我看了一篇《“四怨干部”要不得》的文章,读后收益非浅,从中领悟了一个道理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一个行动的指南。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于小事和事情的细节,太自功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但细心观察又觉得不少人心浮气躁,不少事浅尝辄止。每个人环境不同、工作不同、经历不同、感悟也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心态决定人的命运,领导的心态、干警的心态也决定着检察事业的命运。如果我们能够从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心态,把遵纪、敬业、爱岗当成自己的使命,那么将是“态度端,百事成!”摆正做事的态度远比做好一件事情本身效用大得多。良好的态度是获得成功的前提,也是让我们自己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的先导。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整句可解释为: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不会受人尊重,所学的知识、德能也无法固守。自己力主忠信,不要与那些不忠信的人做朋友,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整句综合来看,孔子是指出“自重”、“忠信”这两种求学态度的重要性。
当然,干工作、做事情肯定会有苦、有累、有困难,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快乐,体验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妙处,同样是心态的问题。我想我们在工作中至少应该做到职业认同。在选择检察官职业之初,大家都有憧憬有抱负。多年来很多人热情不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怎么办呢?我想首先要努力扭转“形势任务与自身建设”的反差,树立职业精神;扭转“外部评价与内部管理”的反差,树立敬业精神;扭转“职能发挥与专业素养”的反差,树立专业精神。其次,选择自己的工作态度。人人都想做一份既能挣钱又能提职,自己又爱好的工作,但是,这三者都具备的工作很不容易遇到。既然我们无法选择工作,那就让工作来选择我们,我们能选择的只有工作态度。然后, 让工作的场所充满乐趣和活力。任何人都喜欢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因而,无论是干警还是领导都要努力创造快乐。最后要全身心投入。干工作、干事情就要立足对人对己负责,不遗余力、尽心尽力。
古语云:上下同欲则兴。好的作风需要上下一心的风气加以引领和传承。只要我们积极营造人文和谐的检察团队氛围,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增强对检察工作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那么我们肯定能生活快乐,工作快乐。
二、要创新作风建设中的“关键点”制度执行问题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前,我们的工作中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乏细致明了和对制度一以贯之的执行。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没有过高、过大的要求,没有空洞的号召、口号,每项规定都十分具体实在,通俗易行。这些看似小的问题解决好了,党风、政风何愁不正?创新作风建设中的“关键点”,就是要本着务实、求实的态度,吃透精神、整合资源、去繁就简、狠抓执行。
以人管理,总是有漏洞可循的,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动物之间哪怕是猫和老鼠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也可能会相安无事。而制度呢?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制度。而制度的执行贵在坚持。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另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第二辆车的玻璃也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它也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据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故事告诉我们:绝不能让“第一扇被打破的窗”出现!对一个整洁的现场,不能”打破第一扇窗”;对一项优秀的制度,也绝不能…打破第一扇窗”!执行起来必须要咬住牙,如果有第一个不执行,而考核部门又不考核,那么.就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再执行!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的价值在于落实。不抓制度执行,制度就如镜月水花,流于形式;不抓制度落实,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华而不实。制度只有真正贯彻执行、落实到位,才有执行力、公信力和生命力。制度的执行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原原本本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唯有原原本本地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和上级指示精神,才能做到吃透精神不走样。要坚持把中央规定和上级的要求与我们院、部门、科室的实际结合起来学,敢于提出质疑,善于思考分析,形成务实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要边学习交流边调查研究,集中集体智慧,共享调研成果,统一思想认识,明晰工作思路。二是整合资源抓统一。整合资源抓统一,其核心的问题是要以中央高效务实的“八条规定”为范本,删除日常工作中的繁文缛节,始终保持政令统一和作风建设中的“一把尺子”、“一种声音”。三是一以贯之抓执行。转变作风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通过几个月的集中整顿就能一劳永逸,关键是要形成机制,一以贯之抓执行,把各项规定、制度变成全院干警的自觉行动。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一旦通过正常程序形成规定和制度,大家都要带头维护制度、规定的权威,确保规定、制度的连续性和长效性。唯有此,规定、制度执行才有保障,检令、政令才能畅通,工作作风才会好转,确保“关键点”深入持久。
三、要把握作风建设中的“重要点”厉行节约问题
推杯换盏,喝坏了党风;楼堂会所,隔开了民心;豪华奢靡,毁掉了斗志。检察机关是专门惩治腐败的国家法律机关,如果检察人员与公款浪费、大吃大喝、奢侈豪华搭上边,不仅有损于检察人员清正廉洁的社会角色,更有损于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损于检察机关严格公正规范执法、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形象。更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远。“正人先正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尤其是要反对公款浪费, 公款浪费不像贪污受贿那么引人注目,却是滋生消极腐败的温床, “舌尖上的浪费”很有可能导致“舌尖上的腐败”!我们检察机关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行使检察职能时,对公款浪费现象及时加以关注,积极作为,提出对策,刹住这种不正之风。这于己,是职责所在;于社会,是善莫大焉。
近日,有网友在其微博中贴出一张餐饮发票,付款单位为“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消费金额高达9859元。这张发票一经公布,很快被众多网友转发,并引起热议。ffice:smarttags" />4月15日,上海市红十字会即对卢湾区红十字会进行了批评。4月16日,经过认真调查,上海红十字会在其处理通报中表示,餐饮费用来自工作业务经费,而不是救灾救助款,但网民普遍表示这样的说辞和处理结果仍难令人信服。从舆情关注看,民众认为无论款项来源于哪里,“万元餐”都损害了红十字会的形象,甚至连带伤害了其他慈善组织的形象。 “万元餐”发票的曝光,确实让公众有理由担心:这是否只是善款被挥霍的“冰山一角”?爱心经不起挥霍,一张餐饮发票的出现,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践踏了厉行节约、将每一分钱都用在救灾救助等人道主义事业上的红十字会精神。如此奢侈浪费的人,又如何能做好慈善这种爱心事业?
上面的事例说明的是问题的严重性,提请大家重视。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生活中,却要从小处着手: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二、节约用水。合理使用水资源,用完水后或见到滴水的水龙头,请及时拧紧,发现损坏的及时报修;提倡循环使用自来水,避免大开水龙头。三、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杜绝“长明灯”。工作或学习结束后请及时关掉相应电器的电源,如电脑主机、显示器、饮水机等,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注意关灯。四、节约用纸。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文印材料,坚持发短文,提倡双面用纸、电子办公;多利用局域网络、一楼信息显示屏等形式进行通知宣传,减少纸张消耗。五、节约用餐。积极倡导餐桌文明之风,合理点餐、餐后打包,避免浪费。六、生活节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绿色出行,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不浪费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贵在平时,重在坚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顿饭、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形成崇尚节俭的道德风尚,为建设“节约型机关”,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要牢记作风建设中的“根本点”服务群众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点”。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机关是为人民办事的机关,所以,能否形成一个好的工作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清人魏源在他的《默觚([gū])下》里有这么一句话:“十履而一跣([xiǎn],则跣者耻;十跣而一履,则履者耻。”就是说,十个人穿着鞋而一个人光着脚,那么光着脚的人就会感到羞耻;十个人光着脚而一个人穿着鞋,那么穿着鞋的人就会感到羞耻。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趋同耻异的心理,同时也说明大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在机关里,要想真正转变工作作风,也要形成这种趋同耻异的心理,“趋”的是勤政自勉,一心为民;“耻”的是贪图享乐,拖拉推诿。在机关里,年龄有大小,职务分高低,但不管是谁,只要从我做起,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就一定能以正压邪,移风易俗,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兴旺起来。
态度和蔼点,语气温和点,适时倒杯水….很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来访的群众来说却可能是雪中送炭。以诚待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赢在无形无声。
在工作中我们:一是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要坚持群众至上,“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大力弘扬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的良好作风,深入推行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监督,确保执法严格、文明、公正。二要积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要简化群众诉求处理环节,对群众的控告、申诉、举报、来信来访等要实行受理、接待、处理、回复“一站式”服务。三要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以深入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新成果,赢得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赖、理解和支持。四要强化司法、执法监督。要积极围绕“人民满意”目标,创新法律监督方式,以查办司法、执法腐败案件的新业绩,平息民愤、民怨,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公平正义。
在全国人民满怀信心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与经济领域一系列变革相呼应的,是我们党的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作风建设。“无一事一物不进者,苟其不进,于人则谓之病,于事则谓之弊。病与弊皆人所欲革之。”我们“革”的是机关里的邪气、暮气,只要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只要我们永保党的先进性不动摇,只要我们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头上,我们的作风建设就一定能够出成效,我们的党就一定能够永保青春,我们的检察事业就一定能够前进、前进、再前进。
作者系: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